要想贏,就得讀懂「贏」字

点下方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↓

首先講一個秦始皇的故事,公元前215年的秋天,他第四次出巡時發生的事。當時,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護衛下,乘著車輦,浩浩蕩蕩地從碣石向東北的仙島前進。隨著均勻的馬蹄聲,秦始皇不覺沉入對往事的追憶中:第一次授課講的就是舜爺賜給我們家的姓。老翁先分別講了亡、口、月、女、凡,然後再合成一個「嬴」字。第二天就要背寫。「老師,這字太難寫了。」「什麼?一個嬴字就難住了?將來秦國要你去治理,難事多著哩,能知難而不進嗎?」說著就舉起了荊條棍……
可惜自己已多年沒見過這位老師,聽說他老人家已經去世了。突然,車停了。前衛奏道:仙島離此不遠,請萬歲乘馬。於是,秦始皇換乘了心愛的大白馬。過不多時,便到了島上。始皇環視渤海,胸襟萬里,豪氣昂然,更加思緒萬千。待到他低頭察看眼前,卻忽然下馬,撩衣跪拜起來。隨從的大臣們見此情景,莫名其妙,也只好跟著參拜。等皇帝站起身來,大臣李斯才問他為何參拜。秦始皇深情的說:「眾位卿家,此島所生荊條,正是朕幼年在邯鄲時老師所用的荊條,朕見荊條,如見恩師,怎能不拜」後來,人們就把這個島稱為秦皇島。
「贏」字,我們都很熟悉,從字面上解釋主要有以下兩層意思:
A. 有餘利,獲利,同「盈」意。
比如,在《說文》中解釋道:贏,賈有餘利也。在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中記載:賈而欲贏而惡囂乎。在西漢張衡的《西京賦》中說到:鬻者兼贏。
「贏」字可組成以下詞語詞組:贏衍(豐盈;盈餘);贏財(余財);贏畜(多餘財物的積蓄);贏副(多餘的東西);贏絀(盈餘和虧損);贏落(帳外結餘);贏費(積余和耗費);贏數(餘數);贏闕(贏餘和短缺);贏糧(餘糧;糧食有餘);贏縮(有餘和不足);贏藏(蓄藏的余財)
B. 賭博或比賽獲勝,如:賭輸贏。由此又引申為「成功」的意思。
不過,我們仔細觀察「贏」字的構成,我們不難看出它是由「亡、口、月、貝、凡」五個字組成的,而且分上、中、下三個層次。通過樂奀以下的詮釋解讀,在領略漢字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時,更是能從「贏」字詮釋反映成功要素而驚嘆漢文字之神奇玄妙。且看:
.

「亡」
表徵的是危機意識,它是走向成功的前提
唐代大學問家房玄齡有句名言:思危所以求安,慮退所以能進。今人常說:有壓力才有動力。那麼這種壓力更多的是源自於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。無論是職場還是商場,都猶如戰場,不勝則「亡」!它提醒人們:要有強烈的危機感,抓住時機,必須隨時了解和掌握所處的環境變化,熟知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」的道理,明白知曉「宜未雨而綢繆,毋臨渴而掘井」(明末清初思想家朱伯廬《朱子家訓》中的名言名句)的道理,在人生旅途中要時時刻刻「如履薄冰,膽戰心驚」!
過去成功的經驗往往是未來失敗最大的主因,安逸的日子過久了,我們會越來越喪失鬥志;有一個或諸多敵人或競爭者的好處是,它至少不會讓你懈怠!亡也可以表示「無」的意思,意味著要學習讓自己歸零,對很多人、事、物不要有主觀的成見,能多方了解彼此的需求。「亡」也可以很單純地理解為死亡或結束之意。雖是結束,但生命的周期是無限開展的,它更象徵了機會與無限的生命力!
.

「口」
表徵的是溝通能力,它是走向成功的橋樑
「口乃心之門戶」,中為心所在,言為心聲!「口」代表溝通,首先你必須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人。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,要贏、要成功,就必須要會溝通和傳播。
「口」與「說」在此同義。「說」有兩種讀音兩種意思:一是念shuo,意「說話」,「傳說」。二是念shui,意「說服」。古人云:光說不練,假把勢;光練不說,傻把勢;又說又練,真把勢!營銷就是一種說服的藝術!成功的溝通是雙向,既要有良好的言語表達能力,也要有好的傾聽能力。聽得清楚,有助於了解彼此的需求,更有助於自己陳述論點,更利於彼此間的接受與信任。
「口」還意味著一種話語權。在職場、商界往往贏者擁有話語權!
.

「月」
表徵的是強健體魄和時間觀念,它們是走向成功的基石
「月」在古漢語中指肉。這裡所包含的意思是指強身健體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,成大事者需要強健的體魄!它也代表親身的實踐:你無法只用命令方式、讓別人來助你成功,而是要以身作則,以德服人,那時就會像眾星拱月一般,閃耀著燦爛的光芒。「愛拼才會贏」!那麼「拼」什麼呢?筆者認為首先要「拼」的是身體與精力,「拼」的是膽量與膽略,「拼」的是敬業精神!
「月」在今義中表達的是一個時間長度。而在商界乾脆將之作為營銷戰術部署與實施的時間單位,考核業績的不能長於一個「月」。
它告知人們要有時間觀念:成大事者需要時間檢驗和閱歷積澱,絕不能曇花一現。要日積月累,厚積薄發;要日事日畢,月清月高。一夜之間就建立一個羅馬帝國!任何的成功都需要時間的積累,需要在歲月上下功夫!我們期望成功,但成功只是目的,我們應該學會把目的分解成一個一個的目標,把每一個目標盡善盡美的完成,追求更圓滿的目的!。現代人早就喊出了「時間就是金錢」的呼聲,「愛拼才會贏」!「拼」的是時間節拍和快速響應。
.

「貝」
表徵的是財富與籌碼,它是走向成功的基礎
古時以「貝」為貨幣,又用作裝飾。故從「貝」的字多與錢財寶物、裝飾品或貿易商品有關。它告誡我們:財富是物質基礎,要取財有道,不義之財不可取!
現代的企業所提倡的資本運營,是企業達求贏的一種較為高級的手段。贏也是有你具備的資本多少來決定的!當然,這個資本包含很多方面,人力資本、資金資本、渠道資本,調配社會資源的資本等等,包括有形的資產,也包括其所擁有的技術、智慧財產權、商標專利、人際關係、經營管理經驗等無形資產。這些都是增加成功機率的籌碼!而一個企業所獲取的利潤,又是衡量其成敗的最終標準!
「愛拼才會贏」!「拼」的就是所能掌握掌控的財富與資源。
.

「凡」
表徵的是平常心態,它是走向成功的基調
顧名思義,「凡」指的是平常心態。它告知人們:心態要平和,從最壞處著想,向最好處努力。我們努力爭取成功與勝利,但結果不一定如意。度量要大,眼界要寬,心態要好,手段要強。在爭取「贏」的過程中,要具備一顆十足的平常之心,要「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」,要贏不驕,敗不餒!
古語說:「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」。在每一個失敗中都含著成功的因子,我們要相信,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,要比從成功中學到的東西多得多。
任何一個成功的人或企業都是經歷了由渺小到強大、由平凡到偉大的歷程。偉大是平凡的積累,偉大與平凡只是相對概念。
.
END
.

.
。
.